以地下膨大根狀莖為收獲物的藕蓮(習慣上稱為蓮藕)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、產量最高的水生蔬菜品種,湖北省是全國蓮藕生產第一大省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2004 年全國蓮藕總面積27 萬hm2,總產量734 萬t,湖北省蓮藕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總面積和總產量的25.2%和26.8%。近十年來,湖北省蓮藕種植面積一直穩(wěn)定在6.31 萬hm2 以上, 產量98.63 萬~141.16 萬t,單產15 300~18 750 kg/hm2。湖北省蓮藕(蓮藕人才)主要集中分布在孝感、武漢、仙桃、荊州等土壤比較肥沃的江漢平原地區(qū)。據(jù)初步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盡管湖北省蓮藕主產區(qū)土壤肥沃,農戶在蓮藕上的肥料投入也較高,但蓮藕單產仍處于較低的水平,已在湖北省廣泛推廣的優(yōu)質蓮藕品種的生產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(fā)揮。
1蓮藕種植基本情況與產量現(xiàn)狀
1.1 蓮藕種植基本情況蓮藕主產區(qū)被調查農戶戶均種藕面積一般為0.17~2.80 hm2, 平均每戶0.86 hm2,其中武漢市東西湖區(qū)種藕大戶較多,平均每戶(1.95±0.73) hm2, 其他區(qū)域相差不大, 平均(0.38±0.17) hm2。漢川市和潛江市蓮藕種植制度為一季成熟藕,漢川市主栽品種為湖南泡子(包括白泡和紅泡,下同)、鄂蓮5 號、鄂蓮4 號,潛江市為鄂蓮4 號和鄂蓮5 號;云夢縣和武漢市東西湖區(qū)蓮藕種植制度以一季成熟藕為主,其次為青荷藕-晚稻,另有少量青荷藕-二季藕種植制, 或一季成熟藕和早晚稻交替輪作, 主栽品種為鄂蓮5 號和湖南泡子,武漢市東西湖區(qū)還有少量鄂蓮1 號;武漢市蔡甸區(qū)蓮藕種植制度以青荷藕-二季藕和青荷藕-晚稻種植制為主,其次為一季成熟藕,品種主要為武植2 號和鄂蓮5 號;仙桃市蓮藕種植制度幾乎全部為青荷藕-晚稻和青荷藕-晚稻-綠肥種植制, 品種主要是仙桃本地藕,其次為武植2 號。潛江市一季成熟藕和武漢市蔡甸區(qū)青荷藕-二季藕(或青荷藕-晚稻)種植制的持續(xù)時間相對較長,平均都在12 年以上。
一季成熟藕用種量各產區(qū)相差不大, 平均(4 560±810) kg/hm2;青荷藕用種量不同產區(qū)相差較大,各產區(qū)為武漢市蔡甸區(qū)5 625 kg/hm2、武漢市東西湖區(qū)4 755 kg/hm2、云夢縣4 500 kg/hm2、仙桃市3 045 kg/hm2,其中仙桃市不同農戶間的用種量差異也較大,變異系數(shù)為56.4%。
1.2 蓮藕產量現(xiàn)狀及其影響因素由表1 可知,一季成熟藕產量為7 500~34 500 kg/hm2, 不同產區(qū)產量大小順序為蔡甸區(qū)、漢川市、東西湖區(qū)、云夢縣、潛江市,無論是哪個產區(qū)的不同農戶之間,蓮藕產量差異均較大,變異系數(shù)為21.1%~38.0%。調查和統(tǒng)計結果還表明,除武漢市蔡甸區(qū)外,一季成熟藕產量在15 000 kg/hm2 以下的各產區(qū)都有, 漢川市、云夢縣和東西湖區(qū)的比例均較小,潛江市的比例較大,其原因由被調查農戶反映為病害或者蟲害發(fā)生比較嚴重;其中產量在10 500 kg/hm2 以下的部分藕田病害和蟲害發(fā)生均較嚴重,潛江市蓮藕產量明顯降低,可能還與藕田持續(xù)種藕時間較長有關。從調查中得知,只有極個別農戶用石灰、多菌靈進行藕田消毒處理,少數(shù)農戶進行藕種消毒處理。剔除由嚴重病蟲害引起的異常低值產量后進行統(tǒng)計發(fā)現(xiàn),不考慮產區(qū)因素,幾個主要蓮藕品種的平均產量大小順序為:鄂蓮5 號(20 089 kg/hm2)、湖南白泡(19 406 kg/hm2)、湖南紅泡(19 000 kg/hm2)、鄂蓮4 號(18 750 kg/hm2),但其差異不明顯,最高產量比最低產量僅增加7.14%;此外,以種植地塊數(shù)最多的湖南白泡為例,不同產區(qū)的平均產量大小順序為:漢川市(20 972 kg/hm2)、東西湖區(qū)(20 430 kg/hm2)、云夢縣(16 980 kg/hm2)。由此可見,蓮藕產量受品種因素的影響較小,而更多地與不同區(qū)域的生產管理水平等條件有關。根據(jù)蓮藕品種的選育單位對其特征特性的介紹及有關試驗結果可知,在湖北省當前蓮藕生產管理水平下,一季成熟藕的產量潛力尚未能得到充分發(fā)揮。由表2 可知,青荷藕產量在6 000~22 500 kg/hm2之間,不同產區(qū)產量高低順序為東西湖區(qū)、云夢縣、蔡甸區(qū)、仙桃市,青荷藕產量的總體變異比一季成熟藕的總體變異大, 在武漢市蔡甸區(qū)和仙桃市,不同農戶之間產量變異較大,而武漢市東西湖區(qū)和云夢縣的變異則相對較小。調查結果還表明,收獲青荷藕的藕田病害或蟲害發(fā)生程度與蓮藕持續(xù)種植年限的關系比較密切,一般說來,在持續(xù)種植蓮藕5年以下的藕田,蓮藕病害發(fā)生較少,蟲害以蚜蟲和斜紋夜蛾為主;而在10 年以上的連作藕田,蓮藕病害和地下害蟲(稻食根金花蟲)發(fā)生率均相對較高。相關分析結果表明,青荷藕產量與用種量呈顯著正相關(r=0.463*,n=26)。事實上,蓮藕是一種沒有明顯收獲季節(jié)的地下塊莖類作物,青荷藕的收獲時期多集中在6 月中旬至7 月中旬,與種植模式密切相關, 且受市場價格和農戶家庭經濟狀況的影響較大,而7 月中旬正是蓮藕地下膨大莖基本成型到干物質快速累積的過渡時期,因此青荷藕的產量應該還與收獲的具體時間有關。由此可見,影響青荷藕產量的因素遠比一季成熟藕復雜。
2 蓮藕施肥現(xiàn)狀與分析
2.1 肥料種類及使用概況調查結果表明,蓮藕生產中施用的化學肥料品種主要為碳酸氫銨、尿素、過磷酸鈣、氯化鉀以及各種濃度的復混肥等。其中89.8%的農戶施用碳酸氫銨,主要作基肥,也有較大比例的基、追肥并用;72.9%的農戶施用尿素,基本用于追肥;76.3%的農戶施用了過磷酸鈣,一般作基肥一次性施用;16.9%的農戶施用氯化鉀作追肥;78.0%的農戶施用各種不同濃度的復混肥, 以作追肥為主。在鉀肥的施用上,有10.2%的農戶施用氯化鉀和復混肥, 僅有個別農戶不施任何形式的鉀肥;在復混肥的品種選擇上,55.9%的農戶選擇施用高濃度復混肥(氮磷鉀純養(yǎng)分總含量在40%以上),武漢市蔡甸區(qū)和東西湖區(qū)藕農只施用高濃度復混肥,仙桃市以高濃度復混肥為主,而漢川市和云夢縣以中濃度復混肥(氮磷鉀純養(yǎng)分總含量在40%以下)為主。此外,仙桃市有41.7%的農戶施用干(或濕)豬糞作基肥, 用量15 000~45 000 kg/hm2,25.0%的農戶翻壓本田綠肥,用量約37 500 kg/hm2。幾乎所有農戶不施用鋅、硼等微量元素肥料。計算結果表明,在仙桃市施用有機肥料的藕田中,以有機肥形式提供的氮(N,下同)、磷(P2O5,下同)、鉀(K2O,下同)養(yǎng)分在肥料總養(yǎng)分中所占的比例分別為(34.8 ±9.8)%、(32.0±12.0)%和(67.2±18.4)%;在化學肥料養(yǎng)分中,以復混肥形式提供的氮、磷和鉀在化肥總養(yǎng)分中所占的比例分別為(27.6±17.3)%、(58.3±32.2)%和(80.5±36.7)%。
2.2 肥料養(yǎng)分用量由表1 可知,一季成熟藕施氮量、施磷量、施鉀量分別為86~1 005、43~315、0~503 kg/hm2, 平均分別為526、194、157 kg/hm2, 氮、磷、鉀施用總量平均為877 kg/hm2,蓮藕氮、磷、鉀施用量之比平均為1.00∶0.37∶0.30。不同產區(qū)施肥量大小順序為蔡甸區(qū)、云夢縣、東西湖區(qū)、漢川市、潛江市,前3 個產區(qū)平均施肥總量相差不大,均比潛江市高出2 倍以上。無論在哪個產區(qū),不同農戶之間氮、磷、鉀施用量變異均較大,變異的幅度為鉀>氮>磷,反映出農戶在蓮藕施肥量上的隨意性。相關分析結果表明,一季成熟藕產量與氮、磷、鉀施用量均有一定的正相關關系,與氮、磷、鉀施用總量呈顯著正相關(r=0.309*,n=52),表明施肥量是影響蓮藕產量的重要因素。根據(jù)現(xiàn)有蓮藕施肥方面的研究結果以及塊莖(塊根)類作物的營養(yǎng)特性可以判斷,在蔡甸區(qū)、云夢縣、東西湖區(qū)和漢川市等4 個產區(qū),總體上蓮藕氮、磷肥用量過高,鉀肥用量不足,鉀肥比例明顯偏低,氮、磷、鉀比例結構失調,這是蓮藕施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。蔡甸區(qū)蓮藕產量相對較高,可能與其施肥結構中鉀的比例相對較高有關。由表2 可知,青荷藕施氮量、施磷量、施鉀量分別為188~809、135~383、56~503 kg/hm2,平均分別為490、199、201 kg/hm2, 氮、磷、鉀施用總量平均為890 kg/hm2, 氮、磷、鉀施用量之比平均為1.00∶0.41∶0.41。不同產區(qū)施肥量大小順序為蔡甸區(qū)、云夢縣、仙桃市、東西湖區(qū),其中蔡甸區(qū)和云夢縣的施肥量明顯高于仙桃市和東西湖區(qū)。無論在哪個產區(qū),不同農戶之間氮、磷、鉀施用量變異均較大,變異的幅度為鉀>氮>磷,反映出農戶在蓮藕施肥量上的隨意性。東西湖區(qū)青荷藕平均施肥總量比云夢縣和蔡甸區(qū)低30%以上, 產量卻高出11.8%~12.6%,顯示了青荷藕產量影響因素的復雜性。青荷藕的生育期相對較短、產量較低,但其氮肥和磷肥平均用量與一季成熟藕的大致相當,說明青荷藕施肥中存在著氮、磷肥用量過高的問題。
2.3 肥料運籌狀況調查結果表明,無論是收獲一季成熟藕還是收獲青荷藕,約75%的農戶通常施3 次肥,超過2/3 的農戶第一次施肥時間在4 月上、中旬蓮藕移栽之前,近1/3 的農戶則在蓮藕抽出2~3 片立葉后進行;第二次施肥(立葉肥)時間通常在蓮藕展開6~8 片立葉之后, 具體時間在6 月上旬;第三次施肥(坐藕肥)時間一般在封行之前進行,具體時間在6 月下旬至7 月初。大約17%的農戶只施2 次肥,主要集中在仙桃市和潛江市。漢川市和云夢縣少數(shù)農戶施4 次肥,時間分配與施3 次肥的時間大體一致。潛江市還有極個別農戶只施1 次肥。以施3 次肥的具體運籌狀況為例(n=65),由表3 可知, 氮肥的3 次施用比例平均分別為37.5%、28.1% 和34.4% , 磷肥的3 次施用比例分別為49.8%、30.5%和19.7%, 鉀肥的3 次施用比例分別為12.4%、48.6%和39.0%,農戶之間差異較大,尤其是磷、鉀肥運籌方式的隨意性非常大。統(tǒng)計結果還表明, 在第一次施肥時有10.2%的農戶不施磷肥、57.6%的農戶不施鉀肥,而是將磷、鉀肥作追肥推遲施用。由于磷在土壤中的溶解性較差,其遷移以擴散為主且速度較慢,根據(jù)蓮藕的養(yǎng)分吸收累積規(guī)律和一般大田作物的肥料合理運籌方式可知,蓮藕的磷、鉀肥尤其是磷肥運籌方式不當,施用時期過遲,不利于蓮藕早期根系的發(fā)育和全生育期植株的平衡生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