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甘膦產品是世界第一大除草劑產品,是近年來應用最廣、產量最大、年銷售額最大的農藥品種。在我國一直存在10%低含量草甘膦產品和30%以上的高含量產品。根據2009年農業(yè)部、工信部第1158號公告,低于30%的草甘膦水劑(主要是10%草甘膦水劑),從2012年起將禁止在市場上流通。
目前,我國的草甘膦生產企業(yè)大多采用甘氨酸法工藝,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草甘膦稀母液。有數(shù)據顯示,生產1噸草甘膦原藥約產生4~6噸的草甘膦母液。對于這些母液,國外企業(yè)大都采用濃縮后深埋的處理方法,我國則將草甘膦稀母液濃縮后配制10%草甘膦水劑。甘氨酸法草甘膦母液濃縮后配制的10%草甘膦水劑,含有大量的氯化鈉,長期使用容易造成土壤鹽堿化,同時甘氨酸法采用的是“一鍋煮”的生產工藝,未反應完全的原料、中間體、雜質等累積在草甘膦母液中,因此母液濃縮后配制的10%草甘膦水劑中含有甘氨酸、氨甲基磷酸、亞磷酸鈉、增甘磷以及重金屬雜質和副產物,長期使用,也會對環(huán)境帶來影響。
第1158號公告公布以來,我國一大批草甘膦生產企業(yè)改進生產工藝和廢料處理技術,分別推出30%草甘膦水劑及以上高含量制劑,主動響應政策變化,提高環(huán)保標準,體現(xiàn)了企業(yè)應有的社會責任感。
但仍有一些企業(yè)偷偷用廢渣母液違規(guī)配置所謂“高含量制劑”,企圖蒙蔽監(jiān)管,上有政策下有對策。這樣的“高含量”產品雖然短期內價格低廉,但是其施藥后對土地具有同樣的破壞作用,污染環(huán)境,降低土壤的生產能力,從長遠的角度上,損害了農民的經濟利益。
因此,在抵制使用母液配置草甘膦水劑的工作中,除了政府要加強監(jiān)管、企業(yè)加強自律外,經銷商、農民朋友也應該擦亮眼睛,謹慎選擇好的產品。下圖是一個簡單直觀的30%草甘膦產品質量的判定方法。希望大家共同攜手,莫讓10%草甘膦產品改換門面卷土重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