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2 斷喙 對蛋雞福利的影響在家禽生產(chǎn)中,互相啄食時有發(fā)生,導致雞群傷亡率上升,斷喙能提高成活率和羽質(zhì),降低相殘、搖羽和啄癖,減少緊張、恐慌和慢性應激。但由于采食能力的降低,斷喙能引起短期和長期的痛苦。雖然關(guān)于斷喙已經(jīng)有很多種方法, 但是當提及怎樣進行斷喙可以減少疼痛,就有不少爭論。因此,如何減少斷喙對雞群行為和生產(chǎn)的長時間的影響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1.2.1 斷喙的時間和方法據(jù)稱早期斷喙可以減輕斷喙時和以后一個階段的痛苦。雛雞斷喙適宜的時間為7~10 日齡,必要時在雞6 周齡時再斷喙1 次。斷喙首先要力求準確、熟練,其次才是速度。斷喙應將上喙切除鼻孔到喙尖的1/2,下喙切除1/3,必須注意切口的角度。一般7~10 日齡斷喙時采用直切,在6 周齡斷喙時可將上喙斜切,下喙采用直切法。以上方法可以減輕家禽斷喙過程中的痛苦,這更加體現(xiàn)了友好的動物福利。
1.2.2 紅外線斷喙在生產(chǎn)中常用于斷喙的工具是斷喙器、電烙鐵或鐵片燒紅后燒烙,原理都是通過高溫金屬片把喙尖切(烙)下。這種方法會對雞造成應激,影響生產(chǎn)性能,易出血和感染,均勻度較差,且需要較多人力。目前,研究出一種紅外線斷喙方法,它可以減輕家禽斷喙過程中的應激。其原理是, 紅外線光束穿透雞喙硬的外殼層(角質(zhì)層),直至喙部的基礎(chǔ)組織。起初,角質(zhì)層仍保留得完整無缺,保護著已改變的基礎(chǔ)組織。1~2 星期之內(nèi),隨著雞只正常吃料飲水,喙部的外硬層開始發(fā)黑壞死,變軟脫落。正常情況下,外硬層應在7~10日齡脫落,先脫落上喙,2~3d 后脫落下喙,第3 星期是脫喙高峰。雞只使用喙部活動的頻率不同,導致舊喙部脫落的速率不同。但在4 周齡末所有雞只的喙部都呈圓形。該方法的好處在于它能降低雞對斷喙的應激反應,不會切斷或燒灼喙部組織,不易引起出血和感染。
上一頁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[9] [10] 下一頁
中國農(nóng)業(yè)人才網(wǎng)及旗下網(wǎng)站為您提供畜牧人才、種植人才、農(nóng)資人才、食品人才等求職招聘服務